头灶盐文化溯源

上善若水

编辑于 2014-3-25 12:46

汉代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里这样说盐:“卤也,天生曰卤,人生曰盐。从卤,监声。”显然,盐是“百味之祖”、“食肴之将”、“国之大宝”。

“自古两淮之利,重于东南,而两淮为最”。由于两淮地区东临黄海,西连运河,南北广袤数百里,盐场二三十处,皆可煮海为盐,造价低廉而产量极丰,且水网交错、航行便利,广销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六省。因此 ,自古以来,两淮盐场便成为全国盐产量最大、销路最广的地区。同时,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借以立国的“财赋之源”。
黄海之滨有着富饶的海水资源,是大海托出了一座盐城,是大海养育了千百万的盐民。盐城的水是咸的,土是出卤的,扑面而来的风是涩的。

古代头灶盐民的生活

古代盐民,又称“灶民”、“盐丁”,因盐置县的广袤盐区里有着终日煮海的灶民。灶民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最被看不起的人,他们中多为朝廷流放的罪人。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移民屯垦,从苏南迁移4万多居民来到两淮地区从事煎盐劳役。著名的“洪武赶散”事件中,苏州阊门一代的居民有不少被赶到了东台地区,我们的先民有很多就是苏州人。这些灶民处于社会最底层,但就是他们创造了东台多姿多彩的盐文化。东台安丰场平民诗人吴嘉纪在他的《绝句》中,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盐民熬盐艰辛的场景:“白头灶户低草房,六月煎盐烈火旁。走出门前炎日里,偷闲一刻是乘凉。”

头灶盐民不仅在生活上艰苦,而且在政治上倍受歧视和奴役。从宋代起,历元、明、清三代,都用特殊的户籍管理盐民。这种特殊的户籍不能改变,盐民们只能世世代代积薪、晒灰、淋卤、煎盐,以致蓬头垢面、胼手胝足,所产食盐要全部交公,而其所得仅仅维持活命。盐民在行动上有一定的限制,若出灶区需经官方批准,且不能持器械或三五人结伴同行,类似奴隶生活。正如《淮南中十场志》季寅在《盐丁苦》诗中所说:“盐丁苦,盐丁苦,终日熬波煎淋卤。胼手胝足度朝昏,食不充饥衣难补。每日凌晨只晒灰,赤脚蓬头翻弄土。催征不让险天阻,公差迫捉如狼虎。苦见官,活地府,血比连,打不数。年年三月出通关,灶丁个个甚捶楚。”
独特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生存环境,逼使盐民们负重前行,百炼成钢。他们利用盘铁轮流煎熬取盐,24小时为“一伏火”。由于盘铁厚大,难以烧灼,因此每举火一次,通常需要连续生产15 天左右,数家灶户集中轮流操作,团煎共煮。这种生产方式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四代。
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,盐民们却不乏粗犷豪放的文化。他们与天斗、与地斗,苦中作乐。他们“横吹笛子竖吹箫”,盐号子伴随着草丛旷野里的箫笛之音在一望无际的盐滩上回响。这一片卤水浸泡的土地,就是因为一大批文人墨客和盐商、盐民、盐官们的砥砺和撞击,使得头灶终于有了自己的海盐文化。用白哗哗的盐粒扬弃出的银色文化,终于有一天与代表新四军的红色文化和东方湿土地的绿色文化一起,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
头灶地区海盐文化的兴衰
“海盐文化”从本质上说,是一种开放式的地域文化。从今天的地理位置上看,东台处于江苏沿海中部,苏南有吴越文化,苏北有楚汉文化,东台置身于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上,虽兼容并蓄却又不倚不靠。今天,从考古挖掘出的与盐有关的遗迹、文物很多,如古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、古碑刻,如塔、民居、桥、堰、闸等,这些是与盐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;还有反映海盐文化的非物质遗产,让你目不暇接。你会发现,这就是历史上盐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遗存,从中我们能够触摸到先民的体温和气息。只要你细细打量中国的版图,就会发现,东台乡镇地名大多为盐卤“浸泡”过的,灶、堰、冈、仓、团、盘、圩、滩、垛、荡等,成了海盐文化非物质遗产最为鲜活的符号。
制盐最初是直接用海水煮盐;宋以后发展为先将海水制成含盐量较高的卤水,然后再用锅、丿以卤水煎盐;从清末开始,逐步发展为利用太阳的热力来晒盐。技术的改进使盐产量不断增加,朝廷从中获利也越来越丰厚。从唐至明、清,盐赋收入,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。元代人说:国家财富,盐利为盛。盐赋占当时国家总收入的80%。
由于沧海桑田之变,黄海海岸线不断向东淤积延伸,盐产地不断向北部迁移,但盐城的中、北部黄海海岸边,现在仍旧是国家的重要产盐基地。
由于东台处于淮河、长江两大流经入海的汇流处,清代中叶新生陆地泥沙含盐量开始减少,而海岸线东移的速度仍然较快,至清嘉庆时海岸线已移至今黄海公路以东二三十里的地带。黄海公路以西的广大灶区,潮汐不至,土卤日淡。加之清王朝的逐渐衰败,整个淮盐都走向衰落,头灶地区正在其范围内。境内从唐至清跨越5个朝代兴旺发达的盐业生产至此也由鼎盛时期跌落下来。清末民初,头灶

、三仓、唐洋一线以东地区土壤含盐量也日淡,到处是茂密的草荡,盐民私垦者众多。民初,实业家张謇在沿海兴办盐垦公司,大规模开垦植棉。盐业生产的衰落加剧,致使民国政府被迫多次裁场倒灶。新中国成立后废灶兴垦的步伐加快,至1961年盐民全部转农,仅剩6副盐灶、亭场续煎作为副业,年产盐仅有6000多担,到1987 年全部息火停煎。至此结束了东台两千年余的产盐历史。
据现在所知,由唐至北宋,苏北海岸的淤涨一直是相当缓慢的。如果一直保持那样的速度,我们东台的国土面积肯定要比今天小上许多,甚至连置县都会发生问题。可是,就在此后不久的南宋绍熙五年(1194年),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当时北方的金兵大举南侵,要灭掉宋朝取而代之。宋光宗赵惇为了阻挡金兵咄咄逼人的攻势,命令大将杜充决黄河之水代兵。这场人为的洪灾究竟吞噬了多少生灵,今天已无从考证。我们能够知道的是,黄河从此夺淮入海,直到清咸丰五年(1855年)黄河再一次决口后,才北移到山东出海。在黄河夺淮入海的661年间,它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不断在苏北沿海沉积,促使范公堤以东滩涂淤涨的速度大大加快,一度时期海岸线年平均东移达百米左右。到明嘉靖年间,海岸线已在范公堤以东10多公里处的丁美舍(现东台镇四灶境内)。

灶与丿
从唐玄宗时代至清中叶,东台沿海都是全国重点产盐区。如今,偌大的盐区内,虽早已不见当年的亭场盐灶、锅丿仓垛,但由烧盐而留下的地名遍布境内范公堤以东广大地区。经过区域调整,乡镇合并,原六灶、曹丿合并为今天的大头灶。头灶境内与灶、丿有关的地名很多。那么这些地名是怎么来的呢?
“灶”特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,由土垡砌成,灶台圆型,四周开灶门,用以烧草,上按煎盐的锅丿煎具。北宋开宝七年(974年),西溪设盐仓监管盐场后,各场煎盐均为官盐制,为防盐民私煎,曾规定每场设盐灶10座,每灶有灶民20户,按场造册,划3至5灶为1甲,每甲设1名甲头,专门监视盐灶起火、停火,督催灶民纳盐归仓。于是,每座盐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名称。后来,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,发展成村庄,灶名便成了地名。一般以灶户的姓氏、称谓或绰号而命名者居多,如沈灶、包灶、朱灶、陈章灶、张家灶、孟家灶、刘家灶、袁三灶、练七灶、李四灶等。另一种是以灶所处的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,如南张家灶、北张家灶、中张家灶、东顾家灶、西柳家灶等。再有一种是以灶排列的顺序号命名,一是单纯顺序号,如头灶、一灶、三灶、六灶,最多编号为十六灶;二是顺序号前加姓氏,如朱家一灶、丁家五灶、何家十灶;三是顺序号前加方位,如东七灶、西八灶。也有以事物命名的,如福兴灶(今属东台镇),相传宋开宝年间(968—976年),虽累遭水灾,该灶却丝毫无损,有福兴旺盛之兆,故得名。安丰原有座盐灶,被海水冲毁后重建,因而取名“新灶”。“货郎灶”则是因邻户是一家挑货郎担做生意的。灶名起用于宋代,至明代,因盐区东播至范公堤以东附近,所以,带“灶”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逐渐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播至今头灶、南沈灶一带。
“丿”是煎盐用的一种敞口的铁丿锅,直径1米,深7厘米。兴用于明万历年间(1573—1620年),当时废大灶改小灶,统一推行轻便的锅丿煎具,灶台置前丿后锅,一灶一锅两丿或三丿,锅预热盐卤,然后再将热卤入丿,经猛火直烧,结晶成盐。至清代,盐区再度东播至今黄海公路附近,新增盐灶周围居住的人也日渐增多而形成了村庄,这些村庄便以姓氏后加一个“丿”字命名,以示该姓氏的人曾在此烧过盐。如曹丿、华丿、练丿、孙家丿等等。
诸如此类因烧盐而得名的地名象闪烁的繁星,随时空隧道有规律地分布在东台境内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地区,巧妙地记述着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经历,拓荒者的姓氏也永远地镶嵌在这片热土上。

天下第一灶
头灶镇曾是食盐产地。早在明朝弘治年间,有苏州阊人来这里从事盐业生产。盐民们在草荡附近选择一块地势平坦、盐分充足的地方作为盐场,从事煎盐业。明末清初,盐业昌盛。
头灶地处东台城郊,因盐民赴堤东首兴灶而得头灶之名,素称“天下第一灶”。
在333省道与头富路交界处有一座青铜锡雕,上有铭文如下:
灶者,煮盐之器,盐场之谓也。
天下第一灶者,头灶也。
先辈垦荒,海盐发祥。溯自战国及秦汉,形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盐者百味之首也。由盐而商贾集,因盐而漕运兴。两淮盐税甲天下,社稷命脉所系,东台盐业占其半也。头灶,因罗李二姓兴灶首张,煮沧海于一丿,堆白盐于四滩,遂得头灶之名。昔宋三相晏殊、吕夷简、范仲淹皆曾于斯执掌盐监,造福于民。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千秋传唱,薪火相承。
天高地迥,觉海春轩之厚重;国泰民安,眺串场河之霁虹。人文东台,古今称著。仙姝翩至,胜境无双。忆蹈朝践涂始辟之艰;记垒土成灶首创之功。弘康庄伟业,祈豪气长存!

太平修史,盛世立鼎。兹铸锡青铜雕,高丈六,重万斤,集底座、人物、盐灶于一体,三夫共举一丿,一灶昭示万方。扬头灶精神,创头牌业绩。壮哉!
公元二零零六年秋月头灶政府倡立斯雕。王子纯、黄昌瑞、朱志林三公鼎力襄助遂成之。
从铭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头灶盐文化的历史及传承。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,头灶积淀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彰显了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。关于头灶名称的由来,还有一个故事:

远古年代,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海,后经大海潮涌冲积泥沙而逐渐成陆。早在汉时,先民们直接煎炼海水煮海为盐。唐代盐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后境内多地出现“场、仓、团、灶”等由盐而得的地名,一直袭至今。
范仲淹聚集民智,在海滩上洒稻糠测定潮线。众民工用大瓢舀稻糠洒布在海滩上,大潮涌来,将稻糠堆成一条蜿蜒于海滩的潮水线。于是,范仲淹命令在稻糠线内一丈处施工,终使大堤安然修成,从此盐农两利,后人称之为“范公堤”。
据传在海滩上洒糠时,用去几百担大糠,用坏千余只大瓢。扔在海滩上的瓢儿,被大海的退潮卷到海滩中一处深凹的沙坑内。人们见瓢儿没被大潮卷往大海,反而都沉集在沙坑里,纷纷称奇,就叫那个大坑为舀子潭。
东台盐场两位陈姓、罗姓盐民,因堤内到海滩上去烧盐不方便,就跨过范公堤,在舀子潭附近设灶烧盐,称之为头灶。后来,又在舀子潭旁建了舀子庙,祭祀范仲淹,供奉舀子神。
海盐文化给今天的东台乃至头灶传承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早期在海边煮盐的先民社会地位非常低下。灶民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,终日在旷野下劳作,一遇潮灾,无处藏身,生命安全毫无保障,但这一切锤炼了灶民们不畏艰险、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。唐宋时期,官府衙门为了控制税源,严防私煮,在制作煮盐工具时,故意将盘铁铸成大而重且分成数角的式样,盐民得令开煎,需将各家数角盘铁聚集合成。盘铁厚大,每举火一次,通常需连续十余天,数灶轮流操作,这就是“团煎共煮”。在煎盐过程中,灶民们非常注重配合、协作,因此有了今天的团队精神。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头灶的发展经历了“兴灶煮盐、废灶兴垦、围垦开发”三个阶段。穿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,头灶大地由盐田而农村而城镇,披上了全面小康的盛装。现在,头灶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,产业结构的转型期,新一轮沿海大开发正箭在弦上,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,我们强化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,正是在核心意义上塑造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精神。
“敢为人先,勇创一流”的头灶人,弘扬盐灶文化,传承盐民精神。盐城市文明标兵镇、盐城市环境优美乡镇、江苏省卫生镇、江苏省文明镇、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镇、国家级生态镇等殊荣,见证着头灶文明、和谐的时代轨迹。
“天下第一灶”,生生不息的盐民精神,始终第一的头灶灵魂,是一代代头灶人奋发进取、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,建功之本。

浏览214次